鋰電世界電動自行車用電池產業近年來的洗牌愈加激烈,尤其自去年九部委鉛酸蓄電池產業大整頓之后,鉛酸蓄電池企業由原來的2000多家銳減到了300家左右,電池品牌幾何遞減的速度并不亞于整車品牌幾何遞減速度。值得一提的是,雖說現有電池企業近300家,但真正能讓行業人士耳熟能詳甚至記憶的不過區區“天能、超威、匯源、昌盛、新需能、鐵鷹、海寶、京球、豐能、振龍、新諾力、悍豹、王馬、潤峰(鋰電)、華富、皇中皇、浦能、海能、日久、旭派、超杰、蘇中、亞亨”等二十余個品牌,而若從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上來看,能真正發揮“影響力”作用的品牌又縮減了一半,不少企業和品牌已在慘烈的行業洗牌中名存實亡。電池產業的品牌集中度已遠遠高于人們的想象。而在人們所認知的電池品牌當中,天能、超威則以上市公司的實力和雄厚資本成為電池品牌中的兩大巨頭,而無論是其規模效應、發展模式還是市場主導權,他們都可以為其他電池品牌提供可資借鑒的意義和價值。
發展模式天能集團成立于1986年,主要以電動車環保動力電池制造為主,集新能源鎳氫、鋰離子電池,風能、太陽能儲能電池以及再生鉛資源回收、循環利用等新能源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是目前國內首屈一指的綠色動力能源制造商。天能集團通過不斷擴建或裝備提升,目前擁有浙江長興煤山、長興吳山、江蘇沭陽、安徽蕪湖、安徽界首五大生產基地,總資產近60億元。除此之外,天能集團啟動了河南濮陽第六大生產基地的建設,總投資人民幣達30億元,將在5至6年內分階段投入。天能集團通過不斷地“自建工廠”擴大產能,形成“規模效應”,其鉛酸動力電池年產能2010年為4900萬只,2011年便以32.6%的增長率增至6500萬只,而今年預計將達到8000萬只,明年產能將到1億只。受“規模效應”之便,天能公司主導產品電動車動力電池的產銷量連續十五年位居全國同行業首位。
另一個上市公司超威的發展模式與天能稍有不同。超威電源有限公司創立于1998年,總部也位于浙江省長興縣,經過十多年來的高速發展,超威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家專業從事動力型、儲能型蓄電池研發和制造的全國行業龍頭企業、香港上市公司、全國電池行業11家發起清潔生產倡議單位之一。作為電池產業的龍頭企業之一,近年來超威電池的產能也得到了急劇擴張,與天能產能擴張的模式不同,超威的產能擴張主要是通過“兼并”和“聯合”的方式進行的。除了2011年收購了安徽永恒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湖州長廣浩天電源有限公司、浙江長興金太陽電源有限公司,獲得數百萬的產能激增外,近期,超威更是動作頻頻,入股了振龍、昌盛、新需能等知名電池企業,產能得到進一步擴張。此種產能擴張方式同樣為超威帶來了“規模效應”,5600萬只的電池總產能(2011年)已足以令其揚眉吐氣,而今年其電池產能據不完全統計已超過7500萬只。大有與天能分庭抗禮、劃江而治之勢。
無論是“自建工廠以擴大產能”還是“以‘兼并’、‘聯合’的方式獲得產能的急劇擴張”,天能、超威都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獲得“規模效應”——變動成本同比例增加而固定成本不增加,單位產品成本下降,提升企業的銷售利潤率;提高效率,節省運營成本,提高競爭力。如果把目光投向家電行業,我們不難發現格力、海爾的發展模式與他們的發展模式有異曲同工之妙。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專業化空調企業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自公司成立以來,相繼在珠海、重慶、合肥、鄭州、武漢、石家莊、巴西、巴基斯坦和越南進行了八次大規模的擴建工程,通過不斷“自建工廠”,格力規模在國內空調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并以“規模效應”201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35.17億元,凈利潤52.37億元,連續12年上榜美國《財富》雜志“中國上市公司100強”;而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海爾,產業擴張則以多元化為模式,在進行多元化擴張過程中結合自身優勢選擇了“并購”這一方式,包括整體兼并、投資控股、品牌運作、虛擬經營等形式。海爾的“并購”產能擴張同樣帶來了明顯的“規模效應”,2011年海爾集團全球營業額實現1509億元,品牌價值962.8億元,連續11年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榜首。
生存狀況從當前電動自行車用鉛酸蓄電池的市場占有率、年產銷量、利潤、產品知名度等方面來看,天能和超威無疑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相比其他品牌更具有話語權。年產銷量上,隨著天能、超威產能的進一步擴張,兩大巨頭的年產銷量已占整個電池產業的半壁江山,并且無論是在產品知名度、美譽度還是產品忠誠度上都具有領先其他品牌的優勢。從2011年的統計數據來看,天能、超威電動自行車用鉛酸蓄電池的年產銷量都超過了4000萬只,其他品牌如昌盛、旭派、振龍、京球、諾力、日久等也有不俗表現,年產銷量超過了450萬只,成為電池產業第二梯隊的佼佼者。
在利潤(企業銷售產品的收入扣除成本價格和稅金以后的余額)方面,天能、超威利潤遠遠高于其他品牌和行業平均水平,2011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超威的毛利率(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為32%,天能的毛利率為28%,遠遠高于其他品牌的15%和行業平均水平20%;超威凈利率(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為11.9%,天能凈利率為11%,也遠高于其他品牌的5.5%和行業平均水平7.94%。
有了利潤的保障,再加上“規模效應”帶來的競爭優勢,天能、超威逐漸坐大也就不足為奇!而從他們近兩年的動作和整個電池市場的表現來看,他們已具備足夠的市場話語權,電池行業“漲、降”大潮已基本在他們的操控之中,諸多品牌只能選擇“跟誰”或“觀望”,難以逆勢而上。電池產業靠“規模效應”和“企業戰略”演變而成的“壟斷”格局漸有明朗之勢。
富寶資訊免責聲明:富寶資訊所提供的信息及資料除原創外,有部分資訊從網絡等媒體收集而來,版權歸原作者及媒體網站所有,富寶資訊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權信息并盡可能注明來源;部分因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將原有信息丟失,敬請原作者諒解,如果您對富寶資訊所載文章及作品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通知富寶資訊,富寶資訊將立即予以刪除,同時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