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杰成新能源江門工廠,寬敞廠房里,自動化生產線高效運轉。電池預處理區,工人戴著防護裝備,借助精密儀器,按結果將其分流。拆解區,先進設備像做外科手術般,分離零部件,避免損傷材料。關鍵的材料回收區,大型反應釜中,廢舊電池材料與試劑發生反應,鋰、鈷、鎳等貴金屬逐漸分離、提純,變成高純度原材料,被封裝好,等待運往新能源企業循環利用。工廠末端是環保處理設施,廢氣經多層凈化過濾后排放,廢水進入污水處理系統,經沉淀、凈化等工序,實現中水回用或合規排放,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讓廢舊電池“變廢為寶”。
據了解,杰成新能源是國內最早布局鋰電回收行業的企業之一,最先瞄準的是消費電子廢舊鋰電池回收與貿易,并率先在深圳建成第一代廢舊鋰電池無害化再生生產線。近年來,以深圳集團總部為中心,江門、江蘇、惠州、馬來西亞布局產業基地,圍繞電池的回收采購、倉儲轉運、拆解再生和冶金提煉,布局了全產業鏈環節,業務規模及年綜合處理能力連年領跑行業,頭部企業滲透率達90%以上。目前已完成數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由深創投、江門市國資委、螞蟻集團等一線資本戰略投資。
座談中,王建新談到:“電池回收循環經濟是踐行綠色低碳環保理念、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電池中富含鋰、鈷、鎳等稀有金屬是新能源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石,回收廢舊電池,相當于挖掘一座“城市礦山”,緩解資源短缺壓力,降低對外依存度,穩固國家資源安全防線,保障新能源產業供應鏈的自主可控”。同時,也通報了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電池工業博覽會籌備進展,表示協會將以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整合多方優勢資源,為杰成新能源提供支持,助力其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林曉杰對王建新表示感謝,期待協會能關注當前鋰電池回收白名單企業難以有效參與市場競爭,以及深陷電池來源困境,可退役電池流入市場的渠道卻分散且無序,嚴重制約著行業的規模化與可持續發展。同時也表示,將深化和協會的交流聯絡,積極參與協會組織的行業活動。
此次調研了解到,隨著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動力電池回收能力快速提升,但市場秩序混亂,多數退役電池流入小作坊,規范化回收占比少?;以不合理的高價“搶收”退役電池,導致正規的白名單企業反而處于劣勢,難以獲得足夠的回收資源?;粗放拆解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和環保風險等方面問題。本次活動由通遼經開區、SGS、上海電力大學、洛侖茲、丹泊儀器、達索、杰成新能源、昆聯新能源、三勝新材料、安徽中鼎、復創大數據支持。